【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译文】
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阳气失其正常运行规律,人就会折损寿命,生命机能也会衰弱。所以天的运行不息,是因为有太阳的光明长照,人的健康无病是因为阳气向上布外,保护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
人若受寒邪侵袭,就会在意志上不舒畅,坐卧不宁如受惊吓,神气因而浮越不固。
若为暑邪所伤,就会多汗、烦躁,甚至出现烦喘的症状。如果暑邪内攻于心,就会表现得较为安静,此时身体虽不烦躁,但由于气伤身虚,也会出现多言多语、身体像炽烈的炭火一样发热等现象,此时只要出出汗,暑热即可消散。
如果受湿邪侵袭,头部就会十分沉重,好像被东西包裹着一样。如果湿热相兼,没有及时排除,就会使大小筋脉受到损伤,致使大筋收缩变短,小筋松弛变长。而大筋短缩会引发拘挛,小筋松弛会引发痿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