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上,林彪几乎打败了蒋介石麾下的所有名将:熊式辉、杜聿明、陈诚、卫立煌。白山黑水之间,竟成了这些国军名将身败名裂的滑铁卢。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虽然仍有四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共约55万人的部队,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因此中共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了东北,选在了锦州。
不过,整个辽沈战役的关键不在于能否攻下锦州,而在于能否阻止住国民党在锦州西部云集的东进兵团。此时蒋介石已经在葫芦岛集结了11个师,准备增援锦州。而东北联军担负阻击敌增援部队的兵力只有八个师。一旦锦西防线被突破,国民党东进兵团便可与近在咫尺的锦州守敌夹击处于坚城之下的攻锦部队。